意猶未盡!即將成為末代絕響?!|BMW M3 / M4 Competition 新車試駕

意猶未盡!即將成為末代絕響?!|BMW M3 / M4 Competition 新車試駕

Show Video

我們兩週前試了7系列 上個禮拜試5系列 這個禮拜試3系列 而且是很厲害 我很期待的M3 這台車啊 跟我們相處了兩天 很多地方讓我非常的驚艷 今天跟大家講一些比較不一樣的試駕 而且買一送一 我們還順便把M4給借出來了 這個是M4 都是Competition 跟大家講一下市場的部分啊 M3的部分Competition的售價是555萬 M4是558萬 所以M4貴了3萬塊啊 一個四門 一個雙門 就看你的需求了 但是呢 它有一些選配套件喔 加上了M3首次用的四輪傳動系統 其實已經台灣開始交車了 如果你要買四傳的 兩台車都各加20萬而已 所以也代表就是你多20萬 就可以擁有四傳的基礎 非常超值喔 很多人知道這一次的M系列 M3 M4它有一個甩尾模式 那很多人會說 誒甩尾模式不是要後面100%嗎 如果你買到四傳它一樣可以設定到後面100% 所以代表是你平常馬路上開溼滑路面的時候 它有四傳的穩定性 但是你如果下賽道 你要一些比較華麗的過彎動作的時候 它可以百分之百後驅 這20萬絕對值得 所以如果你已經訂車了 還沒交車或是還沒生產 建議你改單吧 改成四傳的 因為我覺得四傳的M3 M4 第一它是首次推出 第二也可能是末代了 因為全球能源啊 包含了廢氣排放的一些議題喔 不要說Audi的RS 包含了BMW的M3甚至M5 應該都是最末代了 未來不會有純燃油的M系列的跑車了 或轎跑車了 那我們今天為大家試駕兩台車 都是非常熱血 非常有話題性的M3以及M4 在試駕之前喔 先跟大家講一些市場訊息 首先第一個就是現車的部分 目前M3沒有車了 M4還有少量 可能每個經銷商不一樣 有一點點 如果你今天去展示間訂車 最快的排生產日期會在明年的1到2月 所以交車有可能會在4到5月 這樣你的等車時間大概半年 但是好處就是你可以德訂一些東西 因為現在台灣有了現車 有可能不是你喜歡的配備 那我們來介紹它的外觀 M3 M4第一次用M4的車頭為基礎 然後呢來塑造它的整個車頭造型 首先第一個就是兩個非常大的 這已經不是腎了喔 冠儀說這是烏魚子 很像 長得很像 第二個部分就是它當然有M系列的空力套件 這個是一定有的 然後再來一個部分 Competition的部分喔 就是車頂 我想應該不會有人會把碳纖維車頂去拔掉 改為一個標準尺寸的天窗 其實在選配上可以做這樣的選擇 然後在車頭最明顯的地方就是 你看到它有一些藍色的一些配件 代表了不管是M3還有M4 它都有雷射頭燈 說到雷射頭燈喔我昨天晚上試了半天 它永遠不會啟動 我覺得它的條件比 我們之前試駕的RS6那個仙女棒 還要難 它只要偵測到一點點的光源 哪怕是一個路邊的反光鏡它都不啟動 在70還是75公里上面就可以啟動雷射頭燈 我昨天試了整晚 而且在任何很黑的高速公路上面去試 都沒辦法啟動 但是多光束是很容易啟動的 其實在台灣有多光束其實就夠了 然後另外還有一個部分就是牌照 你看這個牌照 真的是 一個牌照等於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啊 你看它的整個外型 整個車頭 慢慢大家包含我周圍的朋友 有些人已經可以適應這樣的一個造型設計 但是這個牌照放在這個地方 真的是一大的敗筆 但是我們也沒有辦法 另外還有一個部分就是牌照的下面 在右邊的部分有一個黑色的框框 M3 M4它不只兼顧了性能 還兼顧了安全 所以包含了5AU輔助駕駛 達到Level 2等級的輔助駕駛一樣是標配
 搭配了前擋風玻璃上面的三眼鏡頭 讓你在熱血的時候 它又可以讓你的駕馭達到一點點輕鬆的效果 但是只有一點點而已 至於為什麼只有一點點喔 等一下來跟大家介紹 接著我們來看它的車側啊 不管M3或M4喔 它的輪圈可以做幾個選擇 尺寸都一樣只差在造型還有顏色的不同 另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 不管你選任何一個在台灣販售的選配輪圈 它都是鍛造的 它的懸吊組因為它沒有氣壓懸吊 它只有電子避震器 如果今天它是前19後20吋的鑄造圈的話 我想他的行路質感的缺點會更明顯 我為什麼會這樣說喔 我們拿它跟比它高一階的RS6 甚至我們之前試駕的RS4來做比較 如果今天你是在賽道 不管是碾路沿石或是路面情況不好 這個時候車身的噪音 從任何一個地方傳遞來 包含了輪胎滾動的噪音 基本上對你來說那個都沒有影響 可是今天相對的 如果是在一般的市區行駛 經過不規則彈跳之後 如果這個圈太重 它讓懸吊系統負擔太大的情況下 會造成圈狀彈簧和減震桶 甚至包含了上座會傳來一些異音 這個是路面害了它 並不是它的車身或是它的組裝有問題 我昨天試了一整晚 我唯一沒辦法接受的就是它的異音 第一個風切聲 這兩個後視鏡喔 它產聲的風切聲的聲音會傳遞到車內 第二個它沒有雙層玻璃 第三個前懸吊只有前懸吊後懸吊不會 因為後懸吊因為有後椅背擋掉 可能它的聲音就不見了 前懸吊上座包含了減震桶的運作 包含了輪胎滾動的噪音 包含了多踩幾次煞車讓碟盤和來令片 加熱之後的唧唧唧的那個聲音 伴隨而來到車內 但是我想這是很多喜歡M3 M4的朋友 你應該是不會去在意這種東西的 要選配的有一個套件 陶瓷煞車 50幾萬 如果你的預算許可我是建議你選 然後在車側你可以看到很明顯 第一個空力套件 第二個前後比較寬一點點的輪弧造型 包含了前葉子板上面有一個M3 Competition 以及M4 Competition的名牌 然後還有一個重點就是 這一次沒有標準版了 直接給你一個比較進階的版本 所以上方碳纖維車體 BMW自從收購了一個碳纖維的製造廠之後 他除了在7系列 i3 i8用了大量碳纖維車體之外 目前他要做碳纖維車體包含了一個飾板 對它來說會是比較簡單一點 它不用委託外面的衛星廠 他自己就可以做了 另外一個特色就是 BMW的車門感應鑰匙我們講很多次了 它的便利性是非常好的 不管是用手機連結 甚至包含了鑰匙帶在身上 靠近離開 它都會自動的上鎖和開鎖 然後後視鏡當然第一個LED的方向燈 然後下方也有一個鏡頭 還有車側的盲點 然後黑色的外窗框 這個我想也是很多人喜歡的 尤其性能車都會選這樣的外窗框 未來我們也期待會有M3的Touring 預計會在2022年的第四季有可能會來到台灣 那個時候啊可能上方會有一個行李架了 然後行李架最好還是黑色緞面的 這樣整個搭配起來會非常的漂亮 我們來介紹兩台車的車尾 不能太靠近喔 因為我的鑰匙放在身上 如果我靠近就會這樣子 一直在二重奏的 有沒有 (嗶嗶)一直這樣 然後我走過來這邊又這樣 然後我離開以後它就關一次 這個就是它的Keyless 然後整個尾燈造型不同 包含了從C柱喔 就是傳統C柱左右 就是後輪弧上方 車頂的傾斜角度 包含後擋風玻璃面積 都完全不一樣 只有後保桿四出排氣管附近的基座 是相同的 然後反光片也是相同的 說到這個反光片喔 包含了前方的黃角燈喔 我們知道M3或是M4目前在中古車市場 就是水貨市場 大量引進了很多黃角燈的水貨 不管是加拿大或美國來的 甚至你歐規來就沒有黃角燈了 但是這些東西 第一入手價錢可以便宜一點 第二配備可能也許可以更豐富 其實這一次汎德給的配備算是滿有誠意的 你大概只要選一個Racing Package就好了 還有就是再花一點錢選陶瓷煞車 50幾萬 也許你選完之後600多 你幾年後賣掉的時候 中古車商是用水貨500多萬去跟你估價的 他不是用總代理600多萬去跟你估價 所以也代表就是說 如果到時候總代理的車還比較保值 水貨沒有那麼保值的情況下 就會造成你屆時3年5年後賣車 你的損失 你的失血程度反而會比較高 以比例來說會比較高 我不排斥水貨 我覺得自由市場水貨 公司貨可以並存 但是你要去想想如果你打算把這台車開到爛 10年 15年甚至你要拿來收藏 那就沒有差了 可是相反的會買這類車型 大部分很多是年輕人喔 你也許3 5年後有更好的車你就把車賣了 那個時候貿易商貨和公司貨就會有一些折舊 包含了你用原車價的基礎去折舊的方式都會不同 當然配備上的多寡會影響到中古車價 不過那個差異並沒有非常的大 我們接著打開兩台車的尾廂 都有電動尾門 但是沒有腳踢 M3的部分480公升 包含了你看它整個底板 和440公升的M4比起來 其實整個底板的平整性 高低落差 甚至包含了所有置物網 電源供應 然後在上方有兩個可以釋放後面椅背的把手 都一模一樣
就看你的需求啦 其實載物的部分 兩者差沒有非常大 主要是載人的部分會有比較大的差異 我們來介紹它的動力心臟啊 這個目前大概是 不是大概啊 絕對是 3.0升 包含了V6 包含了直6 它的動力心臟表現是最出色的 而且不只動力心臟 你駕馭起來的感覺 你耳朵所聽到的 你背部所感覺到的整個貼背感 甚至包含了你手握方向盤的操控感 M Power確實還是贏過它的對手很多喔 你去翻一下規格表 3.0L 510匹 你去看看上一代的C63 S 是4.0L V8喔 你看看它幾匹 也是510匹 然後你去看Audi我很讚賞那個V6 2.9 TwinTubro 才400多匹 所以M Power確實 尤其這一代的M3 第一個性能最強 第二個末代了 如果你想要一台玩樂性十足的車 真的要買這個車子 先講一下這些技術規格 它的排氣量2,993 c.c. 最大馬力510匹 扭力650牛頓米 0到100加速3.9秒

如果是xDrive的話 它的0到100加速是3.5秒 不管是3或4都一樣 另外有幾個地方跟大家聊一下 第一個變速箱 以前是雙離合器現在改為8AT 據原廠表示現在傳統的 不管是6AT或8AT變速箱 它的換檔的迅速程度 已經快跟雙離合器差不多了 透過電腦的調整 一樣可以做到很運動化的駕馭感受 但是有一個問題 如果眼尖的網友可能會發現啊 以前的7速雙離合器 原廠公布的平均油耗可以到11還12公里 現在改為8AT反而降下來了 大家先入為主會覺得說 那一定是雙離合器比較省油 其實並不是 因為法規 因為能源測試的條件和環境不一樣了 現在比較嚴苛了 所以它的油耗表現會更接近真實 所以原廠公布的平均油耗 現在稍微差了一點 也許跟上一代比起來稍微差了一點 但是其實據原廠表示啊 兩者之間的差異並沒有很大 但是在性能 換檔的感受 甚至包含了整個因為電腦程式的關係喔 這一次的M3 M4 這一具直6的3.0升渦輪增壓引擎 它和上一代有一些不同 差異有幾個地方 第一個渦輪壓力的不同 第二個最重要的 引擎內部有部分機件 它採用3D列印的方式去生產出來 它的精準度還有容錯率可以降到最低 跟以前的鑄造和鍛造比起來 現在改為3D列印讓裡面很多套件呢 重量輕而且準確度更高 透過供油電腦可以達到更精準的供油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 眼尖的網友一定也會發現 這一代的車重重了100多公斤 這100多公斤來自哪裡 並不是引擎本身 而是BMW M Power部門 把所有的水冷系統做了強化 變成多個水冷系統 當你今天在賽道在激烈操駕的時候 它的冷卻系統 它的溫度可以有效的被抑制 所以原廠有特別強調就是 車重也許可能都來自於前面 但是這個是對引擎壽命 甚至包含了它的散熱和冷卻功能可以表現更好 所以它的重量才可以多了100多公斤 它的懸吊系統前麥花臣後多連桿 然後另外一個就是四傳 就是xDrive的部分喔 目前台灣已經少量開始交車了 那原廠有表示就是 不管是3或4它的銷售比例大概就是50對50% 然後現在開始接收的訂單 會買四傳和買後驅的人也正好是50和50% 不過有一個東西 就是Racing Package的這個套件 它有一個甩尾模式 在xDrive的部分一樣保有 它可以讓後輪達到百分之百的傳輸 讓你一樣可以在賽道 馬路上不行喔 馬路上盡量不要 在賽道上可以做到很輕鬆的一個甩尾 有一個關鍵就是 這一次可程式的部分不像以前 你如果撥到Sport或Sport Plus 它是固定的 這一次可以做內部細部的調整 然後再加上更多電子配備的介入 我們講麗寶好了 第一個彎 你進去的速度比較快 當方向盤打的過多的時候它偵測到 然後你又補了全油門要出彎 它不會一次性的給你全部的馬力輸出 而是給你漸進式的 讓你達到失控邊緣的零界點的時候 做出一次華麗的過彎 甚至包含出彎 說到失控啊 另外還有一個特色 這一段部分可能會講長一點 大家忍耐一下啊 我曾經擁有過E53 雙門的E53 Coupe 也是四輪傳動 我當時在大鵬灣的時候 也試駕過搭配氣壓懸吊的性能車款 我們知道3系列 4系列沒有氣壓懸吊 包含了Audi的RS系列也沒有氣壓懸吊 氣壓懸吊的好處就是在馬路上整個行車質感的Range 不管從舒適或是到Sport Plus 它的Range會比較寬 圈狀彈簧它Range會比較窄 可是在賽道就完全不同 當今天你過大鵬灣的1號彎 你丟進去1號彎的時候 傳統的圈狀彈簧它每一分每一秒 每一毫秒在告訴你 我快不行了 我快不行了 你要收油了 你要修方向盤了 甚至你要微微的帶一點煞車了 讓你的車不要超過極限而失控 甚至包含Spin 氣壓懸吊不一樣 氣壓懸吊沒有告訴你我不行了 當它今天不行的時候瞬間給你 也代表這氣壓懸吊在賽道上 你很難去知道你車輛的極限 可是相反的圈狀彈簧它很容易可以知道 你車沈下去了 甚至包含你輪胎已經快不行了 它透過整個機械結構傳遞到你的雙手 甚至包含你的身體 所以圈狀彈簧 為什麼現在賽車場還是大家 不管是TCR 不管是F1普遍使用 甚至包含WRC 氣壓懸吊不會告訴0到99這個部份 圈狀彈簧會告訴你0到99 氣壓懸吊直接給你100再見 然後你就出去了 還是一樣示範一下M3的後座空間喔 其實3系列應該差不多喔 可是會差在椅背喔 因為它這邊比較薄 而且你看這兩個簍空的 如果你怕癢的話 後面小朋友給你這邊這樣 你看因為賽車座椅就這樣子啊 加上碳纖維 所以它沒有像一般比較厚有沒有 因為發泡棉會比較厚 所以你看它的膝部空間 其實也不好量 因為它這邊是簍空的 大概量一下將近要兩個拳頭了 頭部空間不到一個拳頭 三個指頭 所以因為賽車椅的關係 讓它這邊膝部空間表現會比較好一點 如果是傳統座椅的話 等一下我們可以量一下M4 可是M4又不準 因為後面空間可能會比較小 那後方一樣有單區的恆溫空調 所以它總共是三區 但是這一個它不能調風量 只能調溫度 Auto 還有風向 不能調風量 然後有兩個傳統的出風口 下面有兩個Type-C 後方有兩組ISO-FIX 然後扶手打開沒有杯架 它沒有扶手啊 它這個是4/2/4的2 所以它中間沒有扶手 所以杯架要透過兩側的門板 然候上面有Harman Kardon Harman Kardon是標配 你不能選鑽石級的B&W 最高規格就這個了 我們辛苦的爬到了M4的後座 就像我一開始所講的啊 就看你每天常常會載著人的人數 因為後方都有ISO-FIX 所以你讓小朋友坐在後面其實是OK的 但是你看膝部空間就有差了啊 變一個拳頭兩個指頭 我不知道因為它們兩台車軸距是一樣的 你看它這個椅背這麼厚 和碳纖維比起來它就會吃掉後座膝部空間 所以變成一個拳頭兩個指頭 頭部空間悲劇了啦 沒有...沒有空間了 我都已經頂到了 而且它後面的這個椅背角度好像稍微垂直 沒有像M3比較稍微躺一點 所以會比較舒適一點點 然後一樣扶手打開是一樣的設定 也沒有背架 只能透過兩側的小杯架 這個不能當杯架 這個很淺啊 而且它的角度是往前頃的 所以後面的便利性來說 當然沒有四門來的好 可是也許有些人會說 拉風程度雙門的會比較好 我們先用M3來當範本 因為M3有選Racing Package喔 就是兩張電動調整的座椅 而且它顏色喔可以跟你的內裝顏色做搭配 加上碳纖維 而且它的椅背 坐在後面的人光看這個碳纖維就覺得很厲害了 電動調整的賽車座椅 但是喔 它有幾個重點 以我來說啦 我現在稍微瘦了一點 大概只有75到77公斤 我之前92公斤 我少了17公斤那個時候 如果用92公斤來坐啊 雖然兩側這個有蝴蝶翼夾緊的設定 但是我現在77公斤 我早上出門量76公斤喔 你不能再胖了 大概就是這個樣子了 就是你的那個腰圍啊 腰圍超過36你坐在這邊會很痛苦 就算你把這個蝴蝶翼把它打到最開 一樣很痛苦 所以你是比較胖的人 就不要選Racing Package 你去選那一個 M4就沒有了 但是這一個配件因為20幾萬喔 它未來會影響到你的中古車殘值 你沒有選的話 你事後加購非常貴 它有三個東西 第一個賽車椅 第二個這個所有的碳纖維飾板 這個對BMW來說現在是很簡單的事情 第三個賽道分析以及甩尾模式 你只要撥到M的Mode裡面 你看到有沒有 它有一個一般道路 Sport和賽道模式 你撥到賽道模式喔 它的很多地方都會變得不一樣 包含了抬頭顯示器 其實撥到Sport模式就會做改變喔 儀表板這兩邊都會做改變 前方抬頭顯示器變的非常大 那你撥到一般模式的時候 它又回復到原本的儀表模式 包含了前方抬頭顯示器 然後後方我們先講這個設定的部分喔 你只要按到Setup按進去之後 引擎分為 Sport和Sport Plus 還有一般的節能 底盤的部分就是Comfort、Sport和Sport Plus 只有這兩個是三項 轉向 煞車都是兩項 只有舒適和運動 然後還有就是M的牽引力 你可以把它OFF掉完全沒有 但是你要OFF掉這個之前喔 你要先把循跡系統關掉 有沒有我現在關掉了 你這邊就可以來做調整 控制牽引力 最大10 最小0 OFF 喔 這個厲害了 如果把它OFF的話 現在如果 但是我現在這個也沒設定 如果用到Sport Plus Sport Plus 然後轉向系統用到Sport 然後煞車用到Sport 你如果做到這樣子的話 現在如果是在麗寶 你就可以盡情的去奔放了 你也可以透過方向盤兩側 這兩個紅色的按鈕 M1和M2 可以做可程式化的設定 像我現在M1喔 我M1是最大化了 你透過方向燈撥桿那個BC 你按下去一直按它會出現一個選項 因為畢竟它是M系列啊 所以它的選項會比較多一點 我現在的引擎是Sport Plus 底盤 避震器Sport Plus 方向盤 煞車是Sport 然後加上了可變閥門的排氣管會開啟 這邊有一個綠燈會亮 這個時候排氣聲浪不一樣 換檔的反應也不一樣 檔位的Hold住的程度 就是它會稍微退一檔 這個有點像是我們一般的自排車 D檔和S檔的概念 但是M Power給你更多的S 在這邊 我們傳統排檔桿的撥桿 P的旁邊有一個正負加減 當今天你撥到三格滿的時候 第一槓啊 你把它想成是D檔 第二槓你把它想成是S檔 第三槓你把它想成是S Plus檔 也就是說那個時候它的檔位換檔邏輯會完全不同 讓你有比較好的引擎轉速可以Hold在那裡 以達到進出彎的扭力表現會更好 不過這一個P旁邊這個按鈕啊 我是建議大家你去設定兩個M1 M2就好了 你可以M1 是有排氣聲浪 但是其它是舒適的 M2全部都一拜 而不要另外去手動去調這個 為什麽 因為它離P檔鍵很近 如果今天它雖然有保護模式 可是我如果說今天你是在低速行駛的時候 你在調這個不小心按到P喔 變速箱整個會鎖死 這個時候呢也許會造成變速箱的損壞 然後你如果要撥到R檔的話 有點像我們以前那個早期手排有沒有 歐系車 有一個拉環一拉往左上推 它也是往左上推 這個時候就是R了 然後你推回來之後要往右推才是D和S D和S在儀表板右下方都會做顯示 包含那三段像我現在按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第三段 越多段的表示它性能表現會越好 我們順便講這個控制面板喔 因為它是新世代的系統 跟之前介紹的5和7系列是不一樣的 包含排檔桿的造型也不一樣 整個iDrive控制面板也是完全 你只要看到這樣就是最新世代了 除了BMW iX之外它是最新世代的 控制面板大致上和一般的房車是差不多的 只差在因為它是M 所以排檔桿上面多了一些按鍵 所有後面的行車模式 它給你的就是M Mode 還有就是Setup 還有排氣管可變閥門的開啟和關閉 後面有Auto Hold 它一樣有一些舒適配備 然後前方一樣是一些停車雷達啦 包含攝影機 包含循跡系統的開關 還有停車熄火的開關 停車熄火的開關喔 因為它沒有搭48V 所以這個開關有可能很多車主會把它關掉 然後上方音響主機10.25吋 並不是12.3吋 目前3 4系列都是10.25吋

這個螢幕比較小一點 但是解析度和畫質會比較好 那上面內建的功能除了M以外的功能 大致上是相同的 包含了無線Apple CarPlay非常準確 你配對一次之後 以後發動一秒它就啟動了 不像有些 像Audi喔你等兩分鐘它才啟動 包含它的顯示畫質也是比較好的 我所謂的畫質包含了倒車CCD 然後下方一樣有Level 2輔助駕駛的控制鈕 包含了故障燈 然後下面的冷氣空調系統按鈕都一樣 下面其實全部都一樣 只差在這些飾板 這個是正的喔 這個不是假的 不是貼皮的 是正碳纖維 然後一樣有Qi無線充電 後方扶手打開一樣有一個Type-C 這個都一樣的 方向盤碳纖維飾板 這個也是Racing Package其中一個 包含後面這個換檔撥片 這個換檔撥片造型還有觸感 視覺感熱血程度滿分 雖然這些碳纖維飾板喔 都可以做事後加裝 但是我覺得它既然這個Package有包含在裡面的話 有總比沒有好 然後前方儀表板也因為是M的關係 所以它和一般的BMW車系 一般房車車系在選項上又多了更多了 你透過方向燈撥桿的BC按鈕 我們現在第一段 你可以看到你所有的硬體的設定 然後第二個檔位顯示 第三個平均油耗這個不重要 第四個也是一樣一些旅程電腦 然後它有胎壓 然後再來就是水溫還有渦輪壓力 也是psi來顯示的 再下一個就是它的輸出不管是公斤米 還有馬力 這邊都有一個線性的一個圖示 G值的顯示然後音源資訊 大概分為這幾項 所以它的分的方法比較細 包含整個儀表板的設計 它的變化幅度也比一般的BMW車系來的好 甚至包含 以及前方的抬頭顯示器也是一樣 然後上方黑頂棚再來一個部分就是 我們剛剛有強調就是 不會有人去挖一個這個天窗啊 放棄碳纖維的車頂 如果你選傳統玻璃天窗啊 也會影響到你未來車價的保值程度 所以碳纖維車頂記得一定要選 不是一定要選 一定要讓它保留的 大燈 雨刷都有啓閉的功能 然後它的按鍵 你只要看到大燈按鍵還有看到iDrive這個系統 這兩個地方就表示它是最新世代的BMW 這個賽車椅喔 它的調整喔 基本上就是傳統的6向或8向嘛 然後這邊有兩個 這兩個小的就是蝴蝶翼夾緊和關閉 然後再來一個部分喔 就是它有優點包覆性很好 但是缺點是什麼你知不知道 你看我的進出要跨過這一個 就是你的大腿要跨過這個 尤其進來的時候很痛苦 有沒有 這個啊 未來你去展示間試車的時候 如果它有搭配這個賽車座椅 你進出幾次看看 如果你覺得很辛苦 跟我一樣年紀大很辛苦 那就買這個 這個就沒有了 我們接著來介紹M4喔 最大差異就是座椅 然後你看這個飾板 變成一般3系列的飾板了 有沒有 包含了方向盤3 9點位置 這兩個小面板也變成銀色的 所以它包含了就是這兩個飾板 以及這邊 一些小小地方的點綴 還有這一個大蓋子 沒有碳纖維了 可是其它配備大致上是相同 然後還有門板不一樣 因為它是雙門 所以少了一個小小放鑰匙的置物空間 加上按鈕的佈局也不一樣 以及它只有兩個電動窗嘛 然後加上它是無窗框的設計 Harman Kardon都有 可是因為它是無窗框的 然後它也沒有 我看 對也沒有雙層的隔音玻璃 都沒有 主要差異就這兩個座椅 它的調整方式大致上是相同的 包含了腰靠啦 兩側一樣有蝴蝶翼的夾緊 但是舒適性表現它就比較好了 就看你個人的取捨 可是因為 那你就買320i 330i就好了啊 就不要買這個了啊 那你要買這個當然要那個賽車椅嘛 我們先開M4喔 你看它山路行駛...因為我昨天 M3開到半夜兩點 那在M4的部分喔 上車 一樣的爛路啊 一樣的慢速行駛啊 它的組裝品質比較好誒 尤其這個駕駛座這邊的前懸吊沒有聲音 那台有聲音 可能我想可能是什麼接頭或是 上座什麼地方可能螺絲要在鎖緊一點還怎麼樣的 還是哪邊已經金屬疲乏或是橡膠已經 可能被很多媒體操駕過之後喔 可能有一些東西要換要修了 那台車好明顯 還是是因為雙門四門 少兩個門少兩個聲音 這台車的扎實度怎麼那個感覺 很扎實 很硬朗 也很Q 三個把它結合在一起 那我現在用M2的模式是 全部都是最高階 就一敗的 你不會覺得不舒服喔 而且跟那個M3怎麼差這麼多喔 對啊我們胎壓四個輪子兩台車都32 psi啊 而且我們是在合法的限速沒有超速的情況下 你撥到M2 排氣管閥門打開 非常直接的避震器 搭配了稍微重手的方向盤的轉向輔助 以及檔位會少給你一檔 也許要用3它給你2 可是會有比較好的 可以維持在一個轉速上 耳朵聽到的 雙手轉方向盤 你右腳踩著油門和煞車 這種感受也只有M Power可以給你 你買一般的BMW房車不可能有這樣子 它已經給你接近賽道的一些 當然不能跟GT3那些來比啦 可是已經到一半了 也許其他車型你撥到Sport Plus 連邊都還摸不到 但是它已經給你一半的這種感受了 今天如果是下賽道 插個防滾籠 然後把車輛再做一些輕量化的設定 大概這樣就可以下賽道了 你就可以在賽道上透過 更多的電子設定 電子配備和電子輔助 讓你在不管是23彎或是21彎的麗寶賽車場 甚至以前的大鵬灣 聽說大鵬灣明年要開了 希望它可以開 都可以做出很華麗 很漂亮 以及會讓你很訝異的過彎極限 你看我現在才30幾公里可是一樣換2檔換3檔 我把變速箱設定到第三階 其實不用快 你就可以享受M Power所帶給你的 各式各樣 360度4D的感受 確實是一台值得你去擁有的末代的純燃油的性能房車 我們現在上高速公路我要比一個風切聲 因為我昨天讓我有點困擾的就是 M3的風切聲 我們看M4有沒有 因為它是無窗框設計 兩個門 看看它的風切聲抑制表現會不會好一點 好我們現在上高速公路喔 確實 這台車的風切聲抑制好多了 M3不行 包含了前懸吊 但是我剛講那個 非常Q非常硬朗的避震器的感受 其實關係到哪裡 座椅啦 我剛忘了座椅 因為它發泡綿比較厚 不像桶型座椅它比較薄 所以呢 我曾經有講過一句話 就是 你不用改變任何東西 不要換懸吊 什麼都不要改 你在你的屁股 和坐墊中間夾一個軟墊 你就會有 原本硬梆梆死硬的懸吊變的很舒適的感覺 就是現在這樣子 可相反的 你改個賽車座椅 什麼都不要動 你坐上去之後同樣的懸吊 你就會覺得懸吊變好硬喔 其實並沒有 因為我們人接觸這個地方最明顯阿 而且是最直接的 我昨天開M3的時候我想說 完了完了 這個馬路上開喔 痛苦死了 除非你撥到Comfort 可是買M3撥到Comfort那就浪費了嘛 我昨天整晚開到半夜一點多 我捨不得切換到一般模式 我希望有這種很悅耳的聲浪 我也沒有超速像我現在100 但是 要很紮實的車體剛性 包含了現在數位科技輔助駕駛所帶來的便利 你要熱血可以 巡航行駛的舒適性也有 那最後呢 如果你還沒有買 打算最近要去訂車 強烈建議多花20萬選四驅 它可能是第一次 也是最後一次的M3四傳 純燃油的性能房車 這個會比當初198幾年那個時候第一代E30 M3 那個時候自然進氣喔 到現在6代了 從自然進氣排氣量一直慢慢提升 到後來變渦輪增壓 你看第一代的M3現在賣多少錢 嚇死人的價格啊 這一台也是 也許放個15年 那時候滿街都電動車的時候 這台車 一定也會非常保值 因為它是唯一一次啊 四輪傳動的 當然 Racing Package要選起來 我寧可損失一點舒適性 我要換來多賽車椅 帥5%的那個讚賞 然後再加上整個開起來的感受 這一代的M3跟上一代比起來還要進步非常多了 我覺得進步很多的關鍵是因為 這些電子配備的介入 我昨天晚上在高速公路來回跑 我都沒有超速 但是來回跑 用每一個模式去享受它帶給我的不同的駕馭模式 只差在我講的 如果要載到第三個人坐在後面會稍微痛苦一點 那個時候你就要買M3了 我印象中好像M3跟M4 M3好像比較保值一點點 好那這兩台車其實展示間都有車 可以去試看看 我相信你試車之後 哪怕是短短的一個小時 它絕對會是你 開車生涯中一個很難忘的一個小時

2021-12-01 01:22

Show Video

Other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