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試駕】BMW 330i Touring M Sport|熱血與實用最佳選擇 最小的小改【7Car小七車觀點】

【新車試駕】BMW 330i Touring M Sport|熱血與實用最佳選擇 最小的小改【7Car小七車觀點】

Show Video

各位小七車觀點的觀眾大家好 我是小七 今天為大家試駕的車是 BMW 330i Touring 旅行車的車型 說到 BMW 3 系列 我想它是 BMW 最著名的一個車系 很多人的第一台 BMW 都是從 3 系列開始的 那從 1975 年第一代代號 E21 的 3 系列上市以來 歷經了 E30 E36 E46 到了 E90 世代 我想這個 BMW 的 3 系列 在台灣的路上也非常的多 今天我們試駕屬於第 7 代的車型 也就是代號 G 世代的車型 旅行車的話代號 G21 房車的話代號是 G20 從一到七代 這 3 系列 不同的變化裡面 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分水嶺 第一個就是 我們今天就試駕這台 Touring 旅行車 第一次出現是在 1987 年的 E30 第二代的 3 系列上面 那在 E36 的時代 它也出現了三門的掀背車 這也是比較特殊的 那到了第六世代 也就是 F 世代的時候 雙門車和敞篷車 從 3 系列獨立出去了 變成 4 系列 那一直到第七個世代 就是我們今天試駕這個 G 世​​代的 這個 3 系列 這 3 系列現在已經從 2018 年到現在 都沒有改款 但是中間歷經了兩次小改 分別是 22 年 5 月的時候 以及 24 年 5 月的時候 分別針對了 3 系列原廠有做小改推出 那今天我們試駕就是小改款的車型 F 世代的 3 系列 其實因為推出的時間比較久了 但是原廠在最近兩年 也針對了 這車系做了兩次的小針美容 兩次的小改款 但是改變的幅度都不大 以我們今天試駕這一台 第二次小改的型來看的話 它其實整個車型的編成還有外觀 和原來小改前是維持一致的 所以車身尺寸上面也都一樣 但最主要是在內裝方面 有一些小幅的更動 那包含車載系統 BMW Operating System 升級到了 8.5 這些都是小改款的主要的更動 那這個要稱為小改款 我想這個幅度可能真的太小了 可能稱為年式的切換會比較恰當 但是依據原廠的定義 它是 LCI 小改款的車型 再來我們來看車型編成 車型編成按小改款之前 其實是一模一樣都沒有變 那至於配備方面 則是有一些調整 所以車價上面有一些調整 它的漲幅從 1 到 11 萬不等 那大部分一般的車型 漲幅是在 3 萬塊左右 以我們今天試駕這輛車 330 來說的話 它的漲幅呢是大概 3 萬塊 但是配備還多蠻多的 等一下我們會一一來做介紹 那目前台灣的主要競爭對手 當然還是來自於賓士的 C300 C300 的 Estate 旅行車的車型 C300 的 Estate 報價是 306 萬 那和我們今天試駕的 330i Touring 是一樣的價格 那當然也有來自瑞典的 V60 但是價格其實差異是比較大的 接著我們來看外觀 外觀基本上小改前跟小改後 其實差異不大 可以說幾乎沒有 而且車身尺寸 是維持一樣的車身尺寸 所以外觀上你看不出太大的差異 外觀方面 小改前跟小改後其實差異基本上沒有 所以車身尺寸也是維持一樣的 小改款 主要集中內裝部分 等一下我們會來做介紹 但是要跟各位先說明的是 這一台試乘車 原廠幫他選了Racing Package 這一套 Racing Package 原價是 18.5 萬 但現在優惠價是 11 萬 如果買這車的話 大家也可以參考一下 這個套件主要包含了幾個東西 包含了在鋁圈方面 會變成 995M 的深色鋁圈 那包含了煞車套件會變成卡鉗紅色的 那有黑化的套件 包含車頂行李架 包含高光澤的黑色的窗框等等 那當然頭燈也會變成燻黑的頭燈 那在內裝方面 印有 M 的跑車前座椅 M 的安全帶 還有雙前座的電動腰靠 那另外 在性能上是多了一個 Sprint(口誤) 衝刺的功能 這個是 Racing Package 的套件的部分 所以我們看到外觀 它有一些黑化的處理 這個是選了這個套件之後 產生的不同 那再來我們來看外觀 這台車從 2018 年亮相以來到現在 其實沒有太大的改變 雖然歷經了原廠兩次號稱的小改 但是基本上線條板件等等都一樣 那還是非常 BMW 著名的 這個短前懸長軸距的車身 所以我們看到這坐艙其實比較後移的 很有開跑車的運動感 那當然現在房車或旅行車 比較不是市場上的主流 所以它的銷售主力 也慢慢被像 X3 或者是甚至 X1 等等的 SUV 所取代掉 所以現在要買旅行車 反而是一個比較特別的選擇 那在外型上我們可以看到 其實台灣的現在 BMW 大部分都標配 M Sport 的套件 所以運動化套件 你可以在車上看到的 外形上面來說的話 我想不做多做介紹 這非常經典的 BMW 的造型 而且因為 2018 年推出到現在 所以他的鼻孔 沒有長得真的像 4 系列那麼大 他還是維持著比較傳統雙腎型的設計 所以如果你喜歡這種 比較傳統的 BMW 造型的話 那這個 3 系列旅行車 或許就是現在你可以考慮的 那車頭的話 還是維持一個比較長的車頭 所以讓他比較好的操駕的感覺 那在整個駕駛室的話 其實是比較往中間靠攏的 跟一般的車流行座艙前移 是比較不一樣的 天窗的話 全景的天窗是標配 但是因為世代的關係 它不像現在玻璃車頂 來的面積這麼樣的大 但是它的好處是它可以開 有遮陽簾 接下來我們來看車尾 車尾當然也是 G20 跟 G21 最大的不同的地方 那 BMW 的旅行車 車尾有一個非常好的設定 就是它的後檔可以獨立開啟 這個地方 3 系列還是保留下來 但現在的 5 系列已經沒有了 那這個是一個非常好的設計 那其他部分來看的話 330i 它標配 M Sport 套件 所以後保桿的話有分流器 然後下面採用的是黑色烤漆的處理 所以質感上 是不錯的 那搭配 L 型的光帶的尾燈 其實雖然推出時間久 但是看起來我覺得還不會退流行 所以這個造型我覺得基本上 是還蠻不錯的一個造型 那當然在開行李箱之前 我先為大家講解一下 就小改款之後 其它有增加一些變化 就多了兩個車色 今天試駕的這個叫 Fire Red 那另外還有一個藍色(畫面為示意,非 2025 年式新增之藍色) 這個是新的車色 在輪圈方面 它採用的是 19 吋的輪圈 前後配的設計 前面是 225/40 R19 後面的話是 255/35 R19 的尺寸 好這個是在額外補充 那接下來 我們再把行李箱打開 當然電動行李箱蓋 這個是標配了 打開來之後我們可以看到 以旅行車來說的話 這個容積表現其實是我覺得還不錯 雖然我們找不到它相關的數值 而且除了容積之外 它的底板 我們看到有金屬的這個飾條 看起來質感上做的很漂亮 那在下方的話 我們還可以看到它還有附贈 這個俗稱狗網 寵物網那寵物網的話 也可以獨立收納在這個地方 那前方的話你也可以把它打開 下面還有一些額外的空間 那另外這裡有一個支撐桿 可以把這個底板撐著 取放東西的時候會比較方便 那我們看到掛鉤的話 右側也有掛鉤 那這裡我們可以看到電動釋放的 後座椅背的按鍵 電動釋放的 那 12 伏特的電源也有 所以這樣的設計 我覺得是比較有高級車的感覺 而且這個後棧板 我覺得它設計是很棒的 歐洲很多豪華品牌旅行車 是這樣設計的 稍微一撥它就會自動往裡面收 所以這個設計也是很棒的 我們現在坐在 330i Touring 小改款的內裝 我們來看一下 那改款化有幾個重點 第一個換上了新的方向盤 這個方向盤我們在試駕 i4 的時候 其實有為大家介紹過 新的八角形方向盤 平把 Nappa 皮質包覆 當然有換檔撥片 這個是煥然一新的地方 那再來就是中控上面出風口的設定 出風口的設定 其實跟 4 系列 i4 一樣 就改成這種比較沒有明顯傳統葉片 的中央的出風口 那兩側的話有這個旋鈕 那上方的話 新增了氣氛燈 所以這看起來是有比較煥然一新的地方 再來第三個就飾板 原來是搭配的是鋁合金的飾板 那現在變成了這種紋路 裡面有點淡藍色的木紋飾板 這個質感 這消光的木紋飾板 其質感上呈現也還不錯 那第四個的話 就是中央這裡 包含 iDrive 的旋鈕 這個以前稱為 iDrive 然後現在車載系統系統的旋鈕 還有 Engine 的 Start and Stop 的按鍵排擋桿等等 這個水晶套件是新導入的 好這一些就改款項目 其他沒有了 那其他的話維持原來的設定 但是還有一個東西升級了 就是車載系統 BMW Operating System 變成 8.5 的系統 那伴隨 8.5 系統而來的 是 AR 的實境導航 也是第一次加到了 3 系列裡頭 所以這一些都是改變的地方 那操作介面來看的話 一樣是 12.3 吋的數位虛擬儀表

搭配 14.9 吋的 BMW Operating System 的車載系統 那這個螢幕曲面的 還算蠻夠大的 這每一台 BMW 幾乎現在也都一樣 所以這個也不再多做介紹 配備方面還蠻齊全的 包含兩張跑車式的前座 但是試乘車上面 M 的這個感覺 還有 M 顏色的安全帶等等 這一些 是選配的 Racing Package 才會有的 不過標配的話就是會有跑車座椅 那這座椅的話支撐性非常好 特別堅固 個人也蠻喜歡的 也有腿托 在駕駛座的話 也有兩組記憶 那當然是全電動的啊 不過沒有通風的功能 加熱通風是沒有的 那其他的方面除此之外 配備都很齊全 包含了全景天窗 那這天窗前端可以開啟 有電動的遮陽簾 這個都是比現在的玻璃頂 我覺得更好的地方 那這音響部分 harman / kardon 的音響 320的話會升級 抬頭顯示器是有的 而且是深投影式的 這 BMW 的車主應該都會相當熟悉 那因為標配 M Sport 套件 所以車子裡面包含鋁合金踏板等等 這些也都會有 那整個座艙的氛圍裡面 就是很典型 BMW 的風格 駕駛人導向 各項操作按鍵 都非常的就手 非常的符合人體工學 它組裝方面很紮實 質感方面 以它價格雖然要超過 300 萬 但是我覺得應該還是 有它的質感在的 可以撐得起這個價格 椅子的話是真皮的 裡面的椅子 這整個質感 縫線做工等等也都沒問題 以 3 系來說的話 我覺得做工算是很實在的 它不像入門的 1 系列或是 2 系列 3 系列的話做工就一定有它的水準 你看它這裡還有蓋子 可以打開 打開之後裡面無線充電板 充電電源 甚至杯架 它都做的都是非常的精良 這個才是買豪華品牌該有的一個水準 那在扶手方面 打開來之後 裡面還有一個 Type-C 的充電電源 那有一些放置空間 但是不可以調整 不過左右是平均高 所以實用性上我覺得是好的 那接下來我們來看後座 好現在我們來看到 330i Touring 的後座 這後座稱不上寬敞 如果以他的車身尺寸來說的話 但設計上我覺得很到位的 特別是跟現在新世代 BMW 比起來 我覺得某一些細節上 用料還比較實在一點 舉個例子來說的話 前座的椅背要跟 5 系列比起來的話 我覺得 3 系列比較有質感 不僅比較有造型 而且確實是軟質的塑料 所以觸摸起來質感也好 那以另外一個小地方來看 比如說電動窗開關 3 系的電動窗開關 金屬的面板設計 其實摸起來更有質感一些 各項的設計方面來說的話 三驅的恆溫空調 後面也有獨立的恆溫空調 Type-C 的電源當然也有 後座出風口當然也有 整個坐墊的設計 椅墊是夠長的 雖然椅背的角度不能調整 也比較垂直一點 但基本上兩個人乘坐在後座 我覺得是一個可以長途旅行 舒適的空間 當然稱不上寬敞啊 如果以它的車身尺碼來說的話 但是整個設計 我覺得是可以滿足這個價位 這個車的定位該有的需求 那當然有一些東西會看得到時代的痕跡 比如說天窗 天窗的話 這種雖然是以前的全景天窗 但是現在看起來就稍微小了一點 不過優點剛講過 有遮陽簾可以開 後座的閱讀燈 各項也都做的比較有豪華品牌的感覺 那再來我們來看中央扶手 中央扶手打開來之後一樣是做工精良 高度適中 符合人體工學 打開的話還有杯架 那中間這裡的話呢 這一塊是可以獨立倒放的 這對於旅行車來說的話 我覺得相當重要 無論你是要放長型物品或拿東西 也都會比較方便 那當然 這個歐系典型的旅行車我們可以看到 剛剛我們有看到狗網 狗網其實除了可以固定在後座椅背之後 其實也可以移到這裡來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這裡也有定位孔 所以這一些 都是很傳統的歐洲旅行車上面 才會有的東西 好我們現在開 330i Touring 上路了 那規格依例先為大家報告一下 這採用了一具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的汽油引擎 排氣量 1998 c.c 最大馬力 245 匹 在 4,500 轉的時候產生 最大扭力是 400 牛頓米 1,600 轉的時候就可以產生了 那搭配的是 Steptronic 8 速手自排變速箱 採用後輪驅動的設定 如果跟主要的競爭對手 C300 Estate 的比較起來的話 兩個規格設定都是非常類似的 但是 C300 的馬力稍微大一點 258 匹但至於扭力的話則是一樣的 那至於 0-100 加速的話 我想兩者差異有多 都是大概 6.1 秒 6 秒左右 所以性能上基本上兩者應該是差不多的 好那先來講 330I Touring 開起來的感覺 這樣的感覺 我覺得非常的 BMW 的感覺 好當然是比較傳統的 BMW 跟現在新世代 BMW 又不太一樣了 那整個感覺運動化是非常明顯的 就是操控的話 轉向是非常精準 而且它採用的是前置引擎後輪驅動的設定 所以搭配這樣的馬力 我覺得是非常是適切的 因為這樣的車身尺碼 這樣的車身重量 搭配大概 250 匹左右的馬力 搭配這個 8 速的手自排變速箱的話 整個性能我覺得是可以發揮的不錯 均衡性是非常好的 那底盤按動力的搭配是很均衡的 那在底盤上面 小改款之後 台灣規格的車型多了電子懸吊 原來是 M 版的運動型懸調 但現在又升級成電子懸吊了 那當然電子懸吊搭配進來之後 在每一個模式下面 它的可以針對你的選擇 做出更好的對應 那一般我們現在放在 Comfort 模式來看的話 這車其實是舒適的 就是懸吊不是軟的 你可以感覺到懸吊是有一點硬朗的 但是它的行路性處理的非常好 但是跟賓士比較起來的話 我覺得它稍微再硬一些 但是兩者之間差距不大 現在賓士也越來越硬了 那整個車開起來的感覺 我覺得是非常人車一體的 就是我會這樣感覺 如果你要買 3 系的話 起碼買 330 然後感覺會比較能夠體會到 BMW 在底盤方面的功力 那這台車的話開起來就會非常的舒服 所謂的舒服不是舒適性的舒服 好是說整個人 開這車的話 整個人就會覺得非常的暢快 那當然 NVH 也有一定的水準 那操控性更不用講 這個是 BMW 很大的強項 那我覺得開起來 最令我感覺最明顯的感覺 就是跟新時代的比較不一樣 這開起來比較有濃鬱的 BMW 的風格 但是又搭配像車載系統 那是比較新的時代了 所以我覺得反而兼顧性是比較強的 那現在新的 BMW 比如說我們之前 我們每款車幾乎都有試 比如像 5 系列的話 我覺得開起來 比較沒有 BMW 的感覺 就是跟這種3系列 比較上一個時代的相比的話 那當然這個車推出也久了 2018 年到現在 應該也是要到小改款的時間 7、8 年的時間 大概 7 年左右的時間了 但這一些細部的更動 都會讓他覺得說更符合時代了 當然有些東西 你又可以看得出它時代感覺 比如說剛介紹內裝的時候的天窗 或者是這個怠速熄火 在啟動那一瞬間 那個有點抖抖的感覺 這個都是上一代 這個比較舊的世代車才會有的 但你要問我說 這花這個錢 大概 300 出頭萬買這輛車劃不划算 我會覺得說如果你很喜歡 BMW 的話 大概還是要花到這個錢 才能夠體會 BMW 的精髓 好最後來講一講這台車適不適合買 這台車適合什麼人買 適合 BMW 的忠實的始終粉買 因為這個 BMW 我覺得是血統很純正的 在 3 系列的 Touring 裡 我特別是他推出時間比較久一點的 所以不像現在的 BMW 其他有另外一種不一樣的風格 好那更不要說 BMW 的電車 BMW 電車跟油車的風格 基本上完全不一樣 它是非常舒服的風格電車 那現在新世代的 BMW 的油車就很輕巧 像這個 3 系列 Touring 的話 還有一點點重手 一點點機械的感覺 但是也因為這樣推出時間稍微久一點 所以有一些時代感 也是可以感覺的到的 就像這個怠速熄火系統 你一定會很想把它關掉 因為實在引擎啟動的時候 抖動是比較明顯的 好那現在以他的定位來說的話 我覺得比較尷尬 為什麼現在 3 系列賣的比較少 300多萬買個 330 雖然性能表現很棒 操控表現也很棒 空間機能也好 但是我想大多數人會買 SUV X3 或甚至是 iX40 的話 也沒有多少 也比這貴不了多少錢 所以像 3 系列 我覺得是時代 見證時代演變的一個非常重要的車系 我就以前的主流現在變成非主流 那更不要說旅行車更非主流中的非主流 但是 像我這樣的人來說的話 我就會想要買一台這樣的車子 當然了不一定會買 但是會想要買這樣的車 因為 3 系列 就是我心目中最純正的一代 BMW 那旅行車的話 又有實用性 那又有它的獨特性 現在來看的話 那以歐洲車來說的話 歐洲車其實最成熟 就是產品壽命末期 那我想很多東西都改掉了 那也融入新的東西 比如說 BMW Operating System 8.5 的系統

那新的中控台的設計 水晶套件加進來 然後又保有一些傳統的 BMW 濃鬱的風格 所以我覺得這是一個還不算差的選擇 雖然它不見得便宜 因為這如果要超過 300 萬的話 我想大多數人會 即便喜歡個車 會面臨一個問題 就是買 SUV 吧 買 BMW SUV 也差不多這個錢 而且空間什麼都更大 更流行更實用 所以這車能不能買 我覺得是看個人 如果喜歡旅行車 喜歡 BMW 風格的話 這個就是一個好的選擇 好以上就是今天試車的心得跟大家分享 我是小七 我們下次見 拜拜 其實我一向覺得 買 BMW 你不需要買到 M Power 一般的人 330 這個是一個非常適合的等級 就是快也夠快了 那又能夠充分發揮它底盤的功力 沒有電車快 但一檔一檔換檔那種感覺很好 23歲年輕人會喜歡這車 不會我不喜歡我不喜歡 這個應該要差不多三四十歲的人 會比較喜歡 年輕人還是喜歡那種小鋼砲那種車

2025-02-26 20:53

Show Video

Other news

Travel America Part 3 Houston Texas 2025-03-16 01:37
Exploring Amalfi & Discovering a Secret Trail to Atrani | Italy 4K 2025-03-08 15:46
The World’s STRANGEST Border 2025-03-07 1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