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貨幣◇通貨膨脹 | 羅家聰 外匯交易室 | Z.com Forex

央行◇貨幣◇通貨膨脹 | 羅家聰 外匯交易室 | Z.com Forex

Show Video

在这个年代,老实说不同国家央行的职能没有太大的分别 在以前来说,不同国家央行有不同职能 例如有些国家央行实行固定汇率,有些国家央行实行绝对浮动汇率 也有一堆中间派国家是在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之间 有些汇率浮动得比较少,而有些汇率浮动得比较多,是有很多名称的 由美元化Dollarization,即自己国家用美元而不用别的货币 就好像萨尔瓦多之前采取这个方式 或阿根廷经济爆破後也采用过这方式 而有些采用货币发行局(Currency Board)的制度,像香港便是这样 而有些是用Dirty Peg及有些是用固定汇率Fixed Peg 即在97年前有一堆亚洲国家也称自己与美元挂钩 只是没有外汇储备在後支持 这便是与货币发行局(Currency board) 的联系汇率制的分别 货币发行局(Currency board) 的联系汇率制是有外汇储备在後支持 并不是说实行Fixed Peg的国家完全没有外汇储备在後支持 但可能没有太多外汇储备在後支持 另一种就是Dirty Peg, 就是说国家没有说自己与美元挂钩 但实际上是与美元挂钩 但该国是不会告诉你知道什麽时候挂钩或不挂钩美元 就好像从前国内的情况一样 人民币曾经有一段时间与美元挂钩到5元多的位置 但突然贬值到8元多,中国是不用明言的 她喜欢人民币在什麽时候与美元挂钩也是可以的 而有些叫作Crawling Peg,即爬行区间 即汇价一直移动但移动得很慢 比如说欧洲在90年代初就是进行这种机制 即欧元慢慢升值丶慢慢贬值等 现在也有的,就是新加坡 新加坡并不是议息,是议汇价,汇价是以斜率地去移动 再来便是一些比较浮动但并不是完全浮动的货币间中会被干预 就像日圆是出名在国际浮动货币中 企图干预最频繁的货币,瑞士法郎也是 再来是有一些近乎绝对浮动的货币 就是贵公司经常叫人买卖的那些货币 你可以看到从前有很多选择 当然央行在不同的位置做的事情并不一样 但在汇率评价机制下,央行是要在决定控制汇率或是控制利率中二择其一 而现在香港政府正是控制港币与美元的汇率为7.8 而利率的上落是被动的,是跟随美国的 如果你说政府不控制汇率,让汇率浮动 就会像其他通胀目标的国家那样 央行控制利率,而利率是跟随通胀而有所变动,而汇率便由其浮动 即使各国央行操作的方式不同,但实际所做的事情的分别也不是太大 当然还有些中间派,例如人民银行又要控制汇率及利率 因为它们不想资金流动 但当各国央行不让资金去流动,汇率便没有太大的意思 因为没有不同产品的浮动Cross Product Float 所以既然该国央行不给资金流动 那该国喜欢干什麽也是可以的,随便她们说的 经过97年後,以前很多选择的那些国家里面 那些实行Fixed Peg的国家发现制度有问题而没有再实行 被别国冲击打倒丶脱欧等而令该国货币汇率浮动了 而人民币汇率在05年开始也浮动了 虽然现在开始叫作Dirty Peg,即Free of Floating 声称自己国家货币是浮动汇率的 但实际上并不是浮动汇率,但也不是Peg 那时候货币有升值丶贬值的空间 在全世界剩下很少地方像香港丶新加坡等固定与美元挂钩的 其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会每年发布一个表 而最近发布的一次便关於全世界的汇率制度,你可以看看 而我刚才所说以前是固定汇率的,可能有10种8种 而现在可能更少,只剩下数种 所以你可看到绝大部份国家是实行浮动汇率的 而浮动汇率就是跟随议息,而以前来说很多国家并不是进行通胀目标的 即使说自己不是实行通胀目标的国家,实际上也是跟随通胀 在一九三几丶一九四几年时,联储局也是这样做 它们没有明显地说出来而已 但最近20丶30年,明言自己国家是实行通胀目标体制的国家是多了 好像说出来透明度会高一点,问责度好像好点 即是告诉别人知道目标百分比,例如2丶3%,什麽也好 当央行说了令到当地的货币好像是有规则去跟从 这也带到另一个话题,即Rules Versus Discretion 货币政策是有刚才所说的法则去根据,而有些法则是根据通胀目标 有些法则跟随通胀及就业,就好像联储局一样 其实有数个央行也是有的,只是没有明言出来 有些国家央行是有明言出来,例如澳洲央行是有提及的 而欧洲央行并没有提及包含就业数据,但实际上它们跟随就业数据 法则通常是跟随这些,而谨慎丶考虑周到Discretion 是完全没有提及的,它们喜欢怎样便怎样 一般来说落後或新兴的国家央行喜欢逐次看是否加息或不需要议息等 不用一年便说会否议息等,就如人民银行 任何时候它都可以加息丶减息,不用提前告诉你 这便是另一种话题,好坏或法则那些会令你更好地预测货币的变化 使你对货币的信任度可能会更高 但当应对突如其来的状况,例如COVID 新冠肺炎那些 当你看到实际上出现了COVID 新冠肺炎,每个国家都自由发挥 所以即使说自己国家有法则也不一定真正有法则 如果经常使用权衡性政策Discretionary Policy 一般的说法是会对经济带来大些的效果 但当央行经常突发性地实行某些政策,而每次市场也受骗 当央行经常欺骗市民,央行的信任度便会因此而下降 而令到该国央行的公信力下降 对於央行公信力下降,人们便会想想是否持有该国的货币了 人们开始不相信当地央行是否加息丶减息等问题会出现 这些是传统教科书的说法 即一个根据汇率的浮动和固定程度去划分 而另一个根据Rules Versus Discretion去划分 但以现时的情况,大家的做法可能是趋同Converge 因为各国所看的Monetary Target 货币目标也是差不多的 就是想稳定物价,把通胀压低,通胀也不是零,只是低通胀而已 接着有个全民就业Maximum Employment 或者有个Views of Real Size Target真实目标 有少数国家央行提议过订立一个名义GDP 目标 名义GDP 目标(Nominal GDP Target)就是真实GDP (Real GDP) 加上GDP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即一个量Quantity (Q)及一个价Price(P)加起来所创立的一个目标 这也没有什麽特别的,也不一定是好的,说实话你没有办法设立不同的权重 你看泰勒规则(Taylor Rule) 通胀Inflation和Uplift Gap两边的系数 Coefficient 有个比例,即3比1左右,即通胀占多一些比重 当时是John Taylor 说的,但现在并不是跟随这个规则 现在至少可以设定不同的目标的 例如通胀占的比重多一些而就业占的比重少一些,或者相反 如果你说把它们相乘,你不能这样去设立权重,大致上是这些概念上的划分 这些概念的划分通常是涉及学术的讨论,即央行写给行内的学者看的 我敢说假若不是做这领域的经济学者,他们也不一定会清楚 真的要是货币政策的相关学者才会去研究这些概念 小型国家央行它们一见到美元升值便会头疼 要不小型国家跟随美元升值而跟随加息,然後便会产生很多麻烦 但很多小型国家的货币并不是因为美元加息才出现问题 该国的经济一直也是不好的,然後小型国家央行的支出大了 经济不好是属於经常帐的赤字,而该国央行的支出大了是属於财政赤字 债务最终偿还不了,因为债务通务通常是滚存的,到期便会再发大 但债务越是滚存,债务便会越大,当利息上升後使偿还不了 便要进行货币化,即印刷货币去偿还债务 通常也是去到这步,货币便开始贬值,而货币贬值与美国加息是不太相关的 是自己国家的问题来的 你刚才所说的在全世界只占三数个 通胀是10的多少次方,货币面额也是10的多少次方 通常也是该国自己造成的,但是属於比较少数的 在历史上也不能说罕见,在这100年也出现了很多次 恶性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我猜能数出来的历史案例也有20次以上 在10多年以前,我也是写过这些文章,我也列举了10多次出来 再把近数年加起来至少20次以上 这些是该国的事,即该国的纪律不好 就好像某些家庭管理财政不善,然後破产等 是同一个道理来的,是特例来的 我想央行独立性即央行有没有受到政治压力 因为政治压力回应了刚刚的问题 即如果政府不停超出支出而收支不平衡,才会造成赤字 当赤字每年累积才会变成债务 如果该国政府有纪律,便不太会有这个问题 如政府没有纪律而乱花货币,觉得货币很容易从货币机中印刷出来,便不停印 通常是透过政治施压令央行作出此行为 但过度印刷货币也是不行的,所以央行的独立性十分重要 央行需要有一个清醒的脑袋及要有纪律去告诉政府 知道不能再随便印刷货币 再这样的话整个货币制度便会弄到完结 但央行很多时候是由政府总统丶总理丶首相委任的 如果你说央行没有政治压力便是假的 问题是有没有一个宪法去保障不要过度印刷货币 如果有宪法但实际上执行不了也是没用的 现在见到甚至连一些先进国家, 例如美国都出现这个问题 究竟联储局主席是否没有任何政治压力呢? 其实这麽多年都认为他有政治压力 由开封的解密文件得知 尼克逊怎样对Arthur F. Burns 施压已经是公开的秘密 直至近年会否有这压力呢? 好明显特朗普常表明会免除鲍威尔职务 都不是暗地里行事, 直接在对着镜头讲 在这种压力之下, 联储局主席是很难做的 虽然当时一直叫鲍威尔不要加息, 叫他收手但他不肯收手 好像可以一路顶住压力 但到现在回望当时, 他又一直不肯加息 大家又会想他有否受到政治压力呢? 今次有或无都好, 假使是有令到货币政策做得这麽滞後迟钝 到现在恶果出现其实都很难弥补 虽然未至於令到制度倒台, 但通胀数字升到这麽高, 接着大家一起承受恶果 对联储局主席的压力都是不好的 所以联储局是需要有独立性的理由, 其实是可以保障全民的福祉 这独立性就好像新闻自由般重要, 政府不应该压抑干预新闻自由 有了新闻自由大家才会有资讯自由 但政府就偏偏企图或实际上已经重手地干预了新闻自由 干预是会有短期的好处, 但以长远来说这是一件坏事来 跟随着美国加息即是用美国政策 如果是用美国的货币政策,而且又和美国的经济情况接近的话 其实不会有太大问题的 以前来说其实一直都是,即是在英国管治的年代 香港经济不是跟随着大陆的,实际是跟随着外围经济的 跟随外围经济即是与美国经济差不多 与美国的货币政策的松紧一致,其实是可以接受的 但是现时并不一样,例如见到现时港股和本地生产总值 和美国丶西方和外围的数字不一样,变到和大陆的一样 在这情况之下别人经济很热,但自己经济却很冷 在自己状态很冷时跟别人用很热的政策 好似别人很热时,会冲冻水洗澡来冷却经济 当自己很冷时还要跟别人用冻水洗澡,很简单道理是会雪上加霜 我想这话题都已讨论了好多年了,要用什麽政策? 是否要挂勾要视乎自己的经济特质丶体质和国情等等 应与挂勾对象国家是贴近或吻合 香港和美国挂勾很大程度上是想吸引外资 因为全世界絶大部份的金融资产是计美金的 用一种挂美金的货币时,大家使用起上来会觉得舒服一点 对货币的信心会高一点 但这会事已被已变质的制度所抵销有馀了 可见到香港在近年的吸钱能力越来越低,走资的情形越来越严重 导致彰显不到其好处,坏处就完全呈现出来,这已经冇辨法了 其实不是好事,因为任由央行自主不等於好,完全自主只会胡乱行事 大陆央行其实都不是央行自主,不见得人民银行有自主权 都是国务院甚至再高级别的决策 如果是这样根本不需要有央行,乾脆地政府决定便可 好像土耳其那样,总统或总理自己兼任央行主席 其实只要总统有这方面的知识就可以 像意大利总统Mario Draghi,他本身都是欧洲央行主席 总理兼任意大利央行主席都没有人有异议 但这里并不是这样,本身总统不太懂这方面就最好不要插手了 他不了解很多技术或知识性的东西就会胡乱行事 还有利益冲突的问题,本身政客就是想利用政府财政 会想用寛松货币政策从中争取到选票 中央银行本应是一个独立官僚,与公务员要有中立性的问题相同 公务员不应该有政治偏向的,一向都是这样说的 因为公务员只需做执行工作 中央银行同样地都只是负责执行,按理是跟据法则来做事 跟随着全世界的通胀数字或失业率来行事 政客很难说服其它人他可以从中立角度来做事 拥有所有权力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如果说到较理想的央行,看似有能力做事的央行 我觉得是以前澳洲和现在新西兰中央银行 前任澳洲中央银行主席,我忘记了他的名字 菲利普·洛威之前的主席,他真的好像较为能干 很多时都会先发制人,所做的行动好像格林斯潘,他们都很有先见之名 格林斯潘在美国都被人算是很能干的央行主席 现在的是新西兰中央银行主席,以今次加息周期来说首个加息的就是他 还毫无阻力地可以不断加息都是他 这些人便可视为做得到事,但其馀的央行主席就不觉得是能干了 我觉得央行的重要性有时不是太高的 在这今时今日的年代,因为环球经济颇为趋同 大家又一起感染新冠病毒,衰退和通胀大家都一齐出现 各个央行做法都差不多,都知道要怎样做 反而央行要重新把自己背後的计算模式定位 所谓背後的计算模式是否跟随着通胀来做 见到通胀数字都无反应,大家就要反思现在各央行是否太过份相信凯因斯理论 即是用过份寛松的政策 每一间央行都这样做就好像正常化,但这是反常的做法 是整个央行界的问题,多於某一间央行是否有独立性的问题 经过这次高通胀潮,我想会唤起一些反思的 每一次通胀潮後,例如1940年代之後 当时就开始讨论央行独立性的问题 因为当时央行不太独立,被总统和财政部迫他做很多不应该做的事 1960和1970年代又是这情况 央行被高压控制之後开始讨论央行独立性 1980年代才开始讨论到透明度丶问责制和信用度这三方面 三方面都记录在央行的文献内,这三大方面当时是热门的话题 但久而久之大家都习以为常,即新闻自由都一样 一向有时大家都不太懂得珍惜 当你失去新闻自由时,就会回忆到新闻自由宝贵之处 同样央行的独立性发觉丧失了,是否被政府或总统取去 还是自己将独立性拱手相让出来? 各央行慢慢会自己反省的,一次可能未够,要再来多次通胀危机和失控 到真是要作二次改革出来纠正,之後再作出一些结构性的改革和变化 每次都是在出现金融海啸之後才讨论Basel III 当无危机冲击或问题时,大家不会想这方面的需要 到危机出现时才作出反应,到时不能改正以至问题严重 事後大家便会做出改革 现时央行目标只在牌面上考虑其他两方面 实际上他们并不是完全不考虑信贷量,其实都会监察信贷量 但是他们很难控制信贷,因为始终央行只负责发行钞票 发行钞票後推出市场,市场做多少信贷是银行丶企业或个人的事 即只是个人,企业和银行这三个板块的事 央行很难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下,作出很大力度的干预 除非好像大陆银行一样,指定银行要借钱给快倒闭的房企 在大陆可以但在一般正常的国家不会这样做的 所以信贷这回事只能够监察着 其实联储局都有监察着,每季都有信贷报告出来 一路监察着又怎样,监察到信贷量加得太快 央行又无法子即时令它增长减慢 信贷就是看大家有多心雄或有几疯狂 大家疯狂时央行要冷却市场参与者的气氛,是需要一点时间和干预力度 各央行是知道这问题的,但不代表立即能够见到政策的效果

2022-09-02 18:56

Show Video

Other news